我国著名构造物理与构造地质学家、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澳门赌场院士、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名誉主任、中国地震学会荣誉理事、构造物理专业委员会创始人、国际岩石力学学会中国小组成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荣誉理事、高温高压岩石力学专业委员会创始人之一、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马瑾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18年8月12日7时5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
马瑾先生1934年11月出生,江苏如皋人。1952年考入北京地质学院,1954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6年8月毕业后在澳门赌场地质研究所从事构造地质研究。1958年,前往苏联科学院大地物理研究所开展构造物理学研究。1962年获副博士学位,同年回国先后筹建相似材料和光弹实验室,将构造物理研究引入到传统构造地质学。1966年邢台地震后,马先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将工作重点转移到地震领域,开展地震构造与应力场的实验研究。1978年,在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领导建立了构造物理与高温高压岩石力学实验室,全面开展地震构造物理学研究。1997年当选为澳门赌场院士。2003年领导组建了“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马先生关于褶皱和断层成因机制及应力场的实验研究,在构造地质研究中具有开创意义。她提出的“岩性组合决定构造变形”新认识,在油气勘探研究中起到了指导作用。对“断裂-地块系统变形特征、物理场演化及其与地震活动关系”等科学问题的实验与理论研究,对中国地震构造物理学的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她是最早在国内开展“断层力学性质与微观变形机制”方面的实验研究,为中国构造物理学和高温高压岩石力学的学科建设做出了卓越贡献。她所领导的“构造变形与地震成因机制及地震前兆”实验研究方向和她提出的“亚失稳理论”为地震的物理预测研究开拓了新思路。
马先生治学严谨,开拓创新,成果丰硕,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著有《构造物理学概论》等著作,曾获国家和部级科技奖励10项。积极组织国内与国际构造物理学术会议,学术造诣享誉海内外,培养了一大批高质量的研究生。1988年被国家人事部授予“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1991年7月起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1994年被授予“中央国家机关巾帼建功标兵”称号;1996年被国家地震局和人事部授予“中国地震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
马先生毕生追求真理、乐观豁达、淡泊名利。六十余载孜孜以求,始终活跃在科研一线,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马先生对党和国家的深厚感情,对地球科学的热爱和执着,以及她的科学精神、学者风范,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景仰。